
新湖南客戶端6月23日訊(通訊員 何麗 唐孟明)連日來,東安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百余名農技人員深入全縣各個鄉鎮,對田間排澇、搶收搶種、補種改種等進行技術指導,幫助農戶及時做好災后病蟲害防治,最大限度降低農作物損失。
東安縣農技人員在指導農戶開展玉米災后培管和病蟲害防治,幫助農戶開展災后生產
東安縣紫溪市鎮湘龍村村民唐仙華感謝說道:“農業技術人員幫助我指導生產,幫我減少損失”。受洪澇災害的影響,東安縣紫溪市鎮湘龍村村民唐仙華,種植的20畝水稻和2畝玉米全部被淹。農技人員上門服務,幫她挽回了損失。
今年以來,東安縣以“一保三化十措施”為抓手,深入實施“十百千萬”工程,堅持良田糧用,對已建成的38.3萬畝高標準農田全部要用于糧食生產,堅決制止出現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的現象。同時,采取“良策、良法、良種、良肥、良藥”措施,穩住種糧效益。
為最大限度降低洪災對農作物造成的損失,穩住早、中稻產量。東安縣現已派出16個農技小分隊,指導農戶對受損的水稻和旱糧作物進行搶護,將生產自救技術措施和服務送到田間地頭,最大限度降低農作物損失。
責編:田文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